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写作工具
Tags
Star
玩过各种各样的写作工具,以前是直接用各个博客平台自带的富文本编辑器,后来接触到Markdown之后,就爱上了它,使用简单,功能却不简单,很好的满足了我的需求:支持插入图片和代码块,子标题和链接也很简单。有了Markdown以后,再也不需要使用doc和txt了。
Markdown
Markdown是一种将内容和显示分离的标记语言,比如用#表示一级标题,##表示二级标题,>表示引用等等,这种标记可以被很多主流的平台识别,很方便文章的排版,从而让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更专注于内容本身。更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查看:献给写作者的 Markdown 新手指南 - 简书
其实它本身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编辑器,在记事本里面,我们也可以写Markdown格式的文档,不过有了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之后,我们在插入链接和图片时,就不用手动写
![]()
和[]()
这样的标记了,可以用快捷键一键生成。但是一般的MarkDown编辑器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没办法所见即所得,通常都需要使用双栏模式,左侧编辑区加上各种标记,右侧预览排版效果。其实这个问题还算是小问题,习惯了以后,也没啥,而且也有Typora这种支持所见即所得的Markdown编辑器。个人使用Markdown这么久以来,觉得Markdown最大的问题还是图片的问题,很多编辑器插入的图片都是本地的链接,可迁移性很差,要是想写好一篇文章后发表到各个平台,很有可能出现图片无法显示的问题。解决方案一般是使用云端的图床,PicGo图片上传工具+阿里云OSS存储,是一个很不错的组合。关于PicGo的详细用法,详见:自动上传图片到图床(image auto upload插件介绍) - 知乎
我目前使用Obsidian作为我的Markdown编辑器,就很好的解决了所见即所得的问题和图床问题,只要配置了图片显示插件和图片自动上传插件,我粘贴一个图片到文档里面时,会自动帮我生成一个阿里云的图片链接,并且可以在编辑区预览图片。其实Obsidian远不止一个Markdown编辑器那么简单,它支持全文搜索、双向链接、块引用,有丰富的插件,完全可以称作是写作者的IDE,更多Obsidian的介绍,详见:由此开始 - Obsidian 中文帮助 - Obsidian Publish
大纲 or 思维导图
除了MarkDown以外,我们写东西还会经常使用的另一种工具,叫大纲,或者也可以叫思维导图(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本质上是很类似的,以下统一简称大纲)。大纲是一种树状结构,很方便我们进行结构化思考,它的层级关系非常简单,创建子节点、兄弟节点都很方便,支持拖动和聚焦。
个人在列任务清单,指定工作计划时,都会使用大纲笔记,是梳理思路、发散思维的好帮手。根据我使用大纲笔记的经验来看,其实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思维是非常跳跃的,可能现在想的是A1,等下却是C3,等下又是B4了,这个时候,对于这些突然的想法,直接用一个兄弟节点先记录下来就好,在倾倒自己的想法时,先不必管想法之间的层级,积累了不少想法以后,再去组织节点之间的层级关系,拖动排序即可。这里强烈推荐大家看看这篇文章里的案例,学习用大纲笔记进行渐进式写作:为什么说Workflowy重塑了我的知识管理 - 知乎
关于大纲笔记的工具,也有很多,鼻祖级别的是WorkFlowy,后来的幕布,现在新出的飞书-思维笔记,坚果云-大纲笔记,都是不错的。不过我个人最推荐的还是WorkFlowy,主要理由就是它所有节点都在一个文档里面,拖动非常方便,像后来者的幕布,文件夹体系其实是一种多余,当节点分离在不同的文档时,想要跨文档拖动节点就没办法了。一颗知识树,而非多颗知识树,可以极大的节省我们的记忆负担,具体理念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知识连成一片是什么体验? - 知乎
还有更好的工具么
以上两种工具,是我日常必备的写作神器,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在WorkFlowy里面整理好大纲以后,还要切换到Obsidian里面来进行细化完善,给抽象的大纲添加血肉,让它形成一篇文章。有没有一个软件搞定两者的呢?幕布、思源笔记、wolai都可以,但是它们的大纲功能都没有WorkFlowy简洁和快速,它们的Markdown功能也往往残缺,编辑体验还不如用WorkFlowy+Obsidian的组合。
其实Obsidian里面也有大纲功能,只是那个相比WorkFlowy而言太弱了,有很多冗余的-符号,也不支持节点的拖动。折腾了很多想要统一二者的工具以后,我开始慢慢明白,也许我们并不需要追求所有的信息都放在同一个软件里面处理,让各个软件干它最擅长的吧,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把各个独立的软件整合到一套自己的工作流里面,就可以了。
我们真正需要不是一个完美的写作工具,而是一套适合自己的写作工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