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日志记录工具

Tags

为什么要记录时间日志

#时间日志
所谓时间日志,就是记录我们每天的时间花销,什么时间点做了什么事,什么事花了多少时间,起源于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通过长期做这样的记录,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可以做各项活动时做精确的时间成本核算
这种理念其实和很多人记金钱账一样,时间日志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账。作为一种资源,时间比一种比金钱更稀缺和重要的资源,因为它不可储蓄和继承。
记录时间日志,可以对我们的时间做一种量化管理,可以看到具体在某类活动上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然后可以按日、按周、按月、按年统计。每一天看着自己比上一天在学习类活动上投入的时间更多,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同时,时间日志也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哪些活动上浪费了多少时间,从而在第二天做有针对性的优化。
不过呢,通过我的实践表明,一般人是很难做到长期手动做时间记录的,所以最好是要有一个自动化记录的工具。考虑到我自己的日常其实就是和电脑和手机打交道的,我的工具也就是记录自己在各个网站、软件、App上的耗时统计。

手机端工具-Android

notion image
StayFree是一款Android应用,可显示我们在各种应用上花了多少时间。我们可以为应用设置使用时间限制,超出使用限制时会收到提醒,也可以查看使用详情和历史记录的统计数据。
其实现在很多手机都自带屏幕使用时长的统计了,那为什么还要用一个其它应用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分类和统计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在通知栏里随时查看自己使用当前应用的总时长和手机使用市场,还可以导出csv文件。

电脑端工具-Mac-Qbserve

notion image
Qbserve可以识别我们正在使用的不同应用和在浏览器中访问的不同网站,尤其能识别网站,这点特好的,然后呢,它将这些活动分成了三大类:Productive(效率)、Neutral(中立)和 Distracting(分心)。当然我们可以手动修改某个软件和网站的类别,也可以在电脑状态栏上显示当天的总Productive Time,还可以导出csv文件。

我的时间日志分类

我的时间日志分类其实很简单,主要包括四类:技术学习、兴趣阅读、写作、运动。只记录成长性的类别的活动,至于其它类别的活动,统统不必记录。毕竟我们真正在电脑和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并不是24小时,真要是记录全24小时,那还不得麻烦死啊。只要每天能在成长性活动上保持2小时以上的时间,那就很不错了。
技术学习:主要就是在手机上的极客时间、慕课网这两个App上,一个看专栏文章,一个看实战视频。
兴趣阅读:主要就是在手机上的得到、微信读书这两个App上,主要就是看电子书。
写作:主要就是在电脑上的Obsidian上。
运动:这个还真不好直接在手机和电脑上记录,主要是利用手环来记录,然后同步到手机上。

© fishyer 2022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