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使用Obsidian笔记工具数周后的一些想法

Tags
Star
工具
notion image
以前就听说过Obsidian,说是知识管理的神器,最近好好体验了一把后,有些使用心得,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Obsidian的简单介绍

  1. 一款本地存储的MarkDown编辑器,写文章时插入子标题、代码块、列表、图片都挺方便
  1. 文件管理功能很强大,支持多层文件夹、多层标签、双向链接、关系图谱
  1. 支持全文搜索
  1. 插件非常丰富,支持闪卡、手绘图、看板、大纲、日历等等
  1. 可以当个人数据库使用,只要给笔记加一些YAML格式属性,就可以用类似SQL的语法来搜索并展示成表格
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看这篇:Obsidian中文教程

Obsidian的使用感受

Obsidian其实上手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就把它当做一个记事本用可以了,想到什么,新建文件写下来就可以了。
但Obsidian上手也不简单,因为要想玩好它,有太多的插件可以让我们玩了。尤其是Dataview插件,这个插件强大到让我放弃了Notion的数据库,转投了Obsidian的阵营。但是,折腾插件也是很花时间和精力的,感觉自己用了这么久的Obsidian,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折腾插件上面,真正在里面记录东西,其实并没有多少。
Obsidian的免费版本是不支持多设备同步的,而付费版本的同步又太贵。所以同步功能我们又可以折腾一下,坚果云网盘同步是最简单的,可惜我的realme手机死活找不到Obsidian库在坚果云里面的路径。后来试验了一下免费的微力同步,大体上不错,就是需要电脑和手机都开机且在同一局域网。
在学习Obsidian用法的过程中,还专门去加了各种Obsidian的QQ交流群,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在交流具体插件的用法,却很少交流笔记理念和分享自己的实际成果。比如自己使用Obsidian实际产出了多少篇文章。

我们为什么要记笔记

我一直觉得吧,记笔记本身并没啥用,除非你的笔记你真的经常会打开并用到。否则的话,不过就是满足了我们的信息囤积癖而已。就像我曾经用过的印象笔记,在里面收藏了几千篇网页,但是几乎都没怎么再打开过。
笔记就像是我们大脑的缓存,我一直喜欢记录自己搜索一些问题后,整理出来的解决方案或备忘。比如怎么发布一个库到maven仓库、git的常用操作等等。这些东西不是说网上没有,但是搜索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把这个问题的背景和答案缓存下来,并做简化处理,以后我们再遇到相同的问题,就不用再去大海捞针了。而且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网上还真未必有现成的,往往需要自己综合多篇网页和自己的实践测试以后,才能沉淀出一篇笔记。
主动搜索问题产生的笔记,我觉得还是蛮有价值的。还有一种笔记,则是我们无意浏览时,记录下来的兴趣点,这种笔记就像摘抄本,个人觉得这种笔记的用处其实不大。至于那种碎碎念式的笔记,就像微博那样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而非信息的沉淀,我也喜欢写写这样的碎片,但根据我在flomo记录了几千篇金句摘抄和碎碎念的经验来看,这种东西真的没啥实际价值。当然,作为树洞来说,记录自己的一些小感受,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但那就不属于笔记的范畴,而是心理学的范畴了。
现在网上双向链接、块引用、关系图谱、卡片式笔记的概念很火,但是根据我长时间的使用体验来看,这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真的用处不大,这些适合管理成千上万篇笔记,我们一般人,自己真正写的笔记有几篇呢,如果只有几十篇笔记,最简单的文件夹就够了。
说到文件夹管理,我试验过分类、标签、双链,但是根据我的试验结果,所有文件存放在一起,按处理流程大致分成待处理、处理中、已处理三个子文件夹,定期按主题做索引清单,是最简单实用的管理方式,此方法又称为MOC,相关介绍可以看看这两篇:数位笔记方法—PARA与MOC介绍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同一个主题的笔记,我会用一个WorkFlowy大纲整理出所有的笔记链接,一条笔记可能出现在多个大纲里面。我们并不管理笔记实体,只管理笔记的引用。这个大纲笔记,最后也可以当做一篇可以被其它地方引用的普通笔记。

回归笔记的初心

笔记管理的前提是我们有真正的笔记,那种从网上摘抄的东西不算,临时的备忘不算,只要真正用心去写的,才是真正的笔记。这种笔记,数量一般不多。其实写博客,我觉得就是一种笔记,还是公开的笔记,公开的笔记往往要比自己随手记录的更有质量一点。为了培养自己记录的习惯,我在flomo里面每天会添加几十个摘抄和闪念,但记录不等同于写作。为了培养自己写作的习惯,以后打算在WorkFlowy里面坚持每天记录一点东西,然后定期整理成文章发布到知乎和微信上,发布周期不固定,随缘,尽量输出自己真正的思考,希望能对读者有一点启发,于愿足矣。
笔记管理其实是个伪命题,全文搜索是一个万能的解药。不要迷失在折腾工具的路上了,只要我们坚持记录,哪怕是记事本,也是最好的工具,如果只是体验各种笔记的功能,却很少记录东西 ,那神兵利器在我们手上也只是破铜烂铁。

© fishyer 2022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