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财务自由
Tags
怎样才算是财务自由
疫情期间,大家都没法出去搬砖挣钱了,但是,每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还是必需的支出。这个时候,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失业了,我最多能坚持多久?
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一辈子都不用出去搬砖也能养活自己,那么,这就算是最初级的财务自由了。
财务自由,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很有钱,买东西不用在意价格等等,但我认为的财务自由,可能会不太一样。我觉得财务自由其实是一个很私人的标准,是依自己的生活标准而定的,假如我们的生活标准是每月5000元生活费,一年生活费6万。假定一年的理财年化收益率为7%(参考纯债券基金的一般标准,以招行双债161716为例),那么我们至少需要本金86万。
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高,连在二线城市买套房都办不到,但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安全线的标准。
可能有人会说,这算是什么标准,财务自由的标准也太低了吧,每月5000生活费,连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的旅行自由都没有,现在一张机票就得一两千呢。
我前面说了,其实财务自由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标准,没有统一的公式。欲壑难填,如果非要去追求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那每个月多少都不够花的,多少钱都无法满足的,财务自由也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
财务自由最大的敌人,是我们的虚荣心,是泛滥的消费主义,是控制不住的剁手欲,是无所事事时的空虚感。
实现财务自由最大的门槛,不是本金的多少,而是我们能否先“心灵自由”。其实古代的那些贵族地主们都可以算是财务自由的,看看那些所谓的魏晋风流名士,他们不必为钱烦心,可他们每天过得却是吸毒酗酒的日子。
废物会想凭借财务自由成为一个更加无用的废物,只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做。而有用的人,会想凭借财务自由成为一个更加完善,更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不必为钱忙碌了,你想做些什么?我们一直以为制约着我们的人生的,是金钱的匮乏,其实未必,更可能的是我们心灵的贫穷。如果没有一个丰富的灵魂,财务自由未必是一种幸福,反而可能是一种堕落。